LTO研究团队揭示南海对中国降水变化的重要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王春在研究团队深入揭示了南海经向水汽输运对于中国降水,尤其是华南降水变化特性的影响及其物理机制,相关研究论文以王春在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李相廷为第一作者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Climate Dynamics》上,合作者包括中国海洋大学的科学家。
      华南是东亚季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降水丰沛,洪涝灾害频发,所以该区域降水的预报准确度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南海作为华南区域重要的水汽来源,在其降水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华南降水主要分为前后两个汛期:前汛期(4-6月)和后汛期(7-9月)。
      本研究指出,在华南前汛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较为靠南,当西太副高增强和西伸时,会在菲律宾海上空形成一个异常反气旋,导致南海可以向北输送更强的水汽到华南区域并辐合形成降水。本文进一步指出,对于华南后汛期,西太副高的位置更为偏北,会引导南海的水汽流经华南而不停留,继续汇聚向更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以在后汛期,通常南海对长江中下游的降水有着更重要的影响。而如果后汛期时副高有减弱和东撤,会在华南上空形成一个异常气旋,阻碍水汽从北边界流出华南。此时,源于南海的水汽才会在华南的气旋系统中辐合,并形成降水。在此过程中,经向的水汽辐合明显强于纬向的作用。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广东省领军人才项目共同资助完成。

图1 华南异常降水年份的500 hPa气压场位势高度(填色)和垂向积分的水汽通量(箭头)在前汛期(a)及后汛期(b)合成图(强降水年与弱降水年相减)。加粗的黑线表示气候态下5880gpm的廓线(表征西太副高的位置)

图2 华南异常降水年份的陆地降水(填色)和垂向积分的水汽通量(箭头)在6-9月的合成图(强降水年与弱降水年相减)
 
Li, X., C. Wang*, and J. Lan, 2021: Rol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n southern China rainfall: Meridional moisture flux transport.  Clim. Dyn., doi: 10.1007/s00382-020-05603-w.相关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00382-020-05603-w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