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O学术报告2020-28

各位老师、同学好,

LTO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2020-28):

 

报告1:DWS19“海鳐”微型捷联波浪传感器进展
报告人:周峰华, 博士,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2016)、青促会会员(2020)入选者。主持国家青年基金、中科院仪器装备研制等项目共4项,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8项。长期从事捷联惯性测波技术、深海海-气耦合观测浮标研制工作。主持研制DWS19“海鳐”微型惯性波浪传感器,目前已完成第二代设备定型,解决小型化、捷联性、低功耗、低成本等难题,为快速、机动、隐蔽场合的波浪观测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报告简介:在动态波浪环境中惯性波浪传感器姿态保持,以往多通过机械/电式等稳定结构实现。随着近年来MEMS惯性器件、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的快速发展,采用捷联姿态解算/补偿的方法实现“数字稳定平台”的功能可消除波浪传感器对机械/电稳定结构的依赖,实现独立捷联工作,是惯性波浪传感器向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的关键技术突破。DWS19为国际上首次实现“数字稳定平台”的惯性波浪传感器,经国家标准计量中心波浪转台上的标准高度和周期测试表明,DWS19测量的高度(<3%)、周期(<0.1秒)精度均达到目前惯性波浪传感器的较高指标等级。通过大量的海上观测实验也证明了DWS19在海洋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工程使用。DWS19目前已完成第二代设备定型及在相关科研、业务部门推广应用。DWS19的研制成功表明我国在微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的波浪测量领域处在国际领先水平,为快速、机动、隐蔽等特殊场合的波浪观测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报告2: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现状   
报告人:于君,2017级环境科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内容为南海水体微塑料分布特征和多样性变化。
报告简介:塑料废弃物可通过地表径流、填埋等多种途径进入海洋环境中。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老化、破碎和分解会形成微米级的微塑料颗粒。海洋中大型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造成不同程度物理伤害的报道常见报端,相比之下微塑料颗粒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尚不明确。目前海洋微塑料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性,原因是并未建立相关方法学统一标准及生态风险评估体系。如采样及实验方法的差异性,塑料废弃物及微塑料来源、输运和归宿等尚不明确。已有研究表明,海洋中微塑料污染物的含量虽然较低,但是并不意味着对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可以忽略不计。

 

主持人:储小青 副研究员、彭启华 助理研究员
报告形式为线下、线上报告,具体信息如下:
会议时间:2020年11月26日(周四) 上午 9:00
会议地点:2号楼1201会议室
线上会议:腾讯会议ID: 725 1170 7545

 

欢迎大家参加!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