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O研究团队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南海西部上升流年际变率的长期变化机理

  撰稿:李毅能

    审定:王卫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实验室(LTO)彭世球团队全球变暖下南海西部上升流年际变率的长期变化机理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李毅能研究员第一作者彭世球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发表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论文合作者还包括罗格斯大学的Enrique N. Curchitser教授。

本研究利用再分析风场数据和三维高分辨率海洋数值模拟,深入探讨了19582015年间南海西部上升流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率的动力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受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和印度洋偶极子(IOD)变率变化的影响,越南东岸(VE)、海南岛西南(HNW)和海南岛以东(HNE)三大上升流核心区的年际变率在1990年代后发生了显著改变。具体表现为VEHNW区域上升流年际变率增加20%以上,而HNE区域则减少30%ENSOIODVEHNW上升流的影响在1990年代后无论正负相位均显著增强,但对HNE上升流的影响在负相位期间明显减弱(图1)。风场异常导致的Ekman抽吸是驱动上升流变化的主要动力因因子,但在ENSO负相位期间,1990年代后大尺度环流异常成为主导上升流变率的关键因素(图2)。本研究揭示了南海上升流驱动机制的复杂性,阐明了全球变暖下ENSOIOD在预测该区域上升流长期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1 1990年代前后三个主要上升流区和南海季风年际变化的改变

2 1990年代后的ENSO负相位期间大尺度环流异常影响南海西部上升流动力机制


上述研究成果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广东省“卓越”青年团队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科技项目等共同资助完成。


相关论文信息:

Li, Y., Peng, S., & Curchitser, E. N. (2025). Upwelling variability in the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associated with global climate chang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130, e2024JC022172.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9/2024JC022172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