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宋强华
审定:王春在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实验室(LTO)与全球海洋和气候研究中心(GOCRC)王春在研究员团队在一区TOP期刊 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 发表最新成果,揭示了印度夏季风降水如何通过跨半球机制影响南极气候和海冰分布。论文由LTO博士研究生宋强华担任第一作者,王春在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合作作者还包括LTO张磊研究员和中山大学范汉杰副教授。
近年来,南极及周边海域的气候变化愈加显著,不仅影响极地生态,还对全球大气和海洋环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明确南极气候的关键驱动因素,对于预测未来极地及全球气候变化趋势、评估海平面上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多聚焦于海洋多尺度变率对南极气候的作用,而本研究首次提出印度夏季风降水也能通过大气过程跨越半球,调控南极地表气温和海冰分布(图1)。
研究表明,印度夏季风降雨释放潜热,使得印度洋区域的哈德莱环流整体北移。这一变化在南印度洋马斯克林群岛附近激发出大气罗斯贝波列,并沿南印度洋传播至南极。罗斯贝波的传递改变了南极的海平面气压格局,进而在东西南极沿岸形成风场:近岸风导致南极大陆大范围升温,而离岸风触发的冷平流则影响罗斯海和威德尔海。冷暖空气的输送使南极地表温度发生变化,海冰分布呈现出类似“三极子”的模态特征。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印度夏季风降水与南极气候和海冰之间的物理联系,还为提升南极海冰的季节预测能力、完善气候动力学理论框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同时深化了人们对热带–极地遥相关及其气候效应的理解。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委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共同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Song, Q., Wang, C., Zhang, L., Fan, H. Indian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drives Antarctic climate and sea ice variability through atmospheric teleconnections. npj Clim Atmos Sci8, 320 (2025).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612-025-01213-7
图 1. 印度夏季风降水对南极气候影响的示意图。印度夏季风降水释放的非绝热加热导致哈德莱环流向北移动,从而激发罗斯贝波列(等值线)从南印度洋马斯克林群岛向南极传播。该罗斯贝波列改变了海平面气压,为东南极大陆和西南极大陆带来暖平流(南极区域红色箭头),同时在罗斯海和威德尔海区域则形成明显的冷平流输送(南极区域蓝色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