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O学术报告2021-11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特邀报告(2021-11)
报告题目(一):吕宋海峡-马里亚纳海域内潮能量动力学新认识
报告时间:2021年5月12日(周三)下午15:00—16:00 
报告人简介:徐振华,博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三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近海-大洋内波/内潮动力学、内波与环流相互作用机制及混合效应等研究。担任中科院海洋中尺度过程创新交叉团队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基金课题7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担任EGU期刊“非线性地球物理过程”客座编辑;在JGR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发表论文多次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封面论文、特色论文等。多次担任欧洲地球科学大会和太平洋-亚洲边缘海大会等海洋内波分会召集人。曾获国家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一等奖、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
报告摘要
  西太平洋包括吕宋海峡和马里亚纳两个内潮热点区域。吕宋海峡是全球内潮能量最为强盛的海域,同时伴随强西边界流-黑潮的入侵,吕宋海峡为全球内潮研究最为成熟的标杆性区域,但关于内潮和黑潮相互作用的动力关联和能量协同机制尚不清楚;马里亚纳包括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海脊和广阔海底盆地,典型沟弧盆地形在内潮能量源汇周期中发挥何等作用,深海深渊区内潮能量辐射途径和混合机制,尚存认知空白。

  该工作首先基于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团队构建的CMOMS模式,针对吕宋海峡,首次取得与现场多平台观测有效符合的内潮能量场分布,建立了三种黑潮入侵模态与内潮能量场的动力关联,结合波流作用理论解释了环流如何调制内潮辐射耗散过程,并给出一个具有全球普适意义的理论判据。进一步通过MITGCM高精度模式揭示了马里亚纳内潮三维能量辐射耗散路径,发现海脊主导内潮生成,而马里亚纳海沟和盆地参与调制内潮能量辐射耗散;揭示了深海/深渊区内潮干涉、共振、反射等动力过程,发现内潮耗散率呈现与气候模式通用参数化方案显著差异的多层垂向结构。相关工作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内潮与环流的动力耦合机制以及有效改进内潮预测预报水平和气候模式中内潮混合参数化方案。

报告题目(二):吕宋海峡潮致内波生成与传播的三维非静压模拟研究
报告时间:2021年5月12日(周三)下午16:00—17:00 
报告人简介:来志刚,博士,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2009年毕业于美国麻州大学达特茅斯分校。研究兴趣广泛,包括流域物质通量的模型评估、河口羽流物理生态模拟、跨陆架物质交换以及内波等海洋中小尺度过程的三维非静压模拟等,致力于开发跨流域、河流、河口、近海以及大洋的南海区域海洋多尺度、精细化数值模拟系统。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等地学主流期刊上。
报告摘要
  Ramp等人最早发现南海北部存在两种传播性质不同的内波在一天之内交替出现,并将其中每天到达时间大致不变、振幅较大的内波定义为A波,而将另一个每天到达时间延后1小时、振幅较小的内波定义为B波。基于一个考虑实际地形,空间非均匀初始密度和环流场,以及真实潮汐和大气驱动条件的南海三维非静压内波模型,我们成功实现了对东沙岛附近潜标观测中A/B型内波的模拟再现。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模型期间的A/B型内波在吕宋海峡处具有完全不同的生成过程与机制。具体而言,研究结果显示A型内波产生于吕宋海峡的西脊处,是退潮之后涨潮初期通过释放机制形成的内潮波在向南海内部传播的过程中非线性演化而成。相比之下,B型内波的产生受到半日频段内潮在吕宋海峡处东西两个海脊之间共振过程的强烈影响。当经过共振加强的内潮最终跨过西脊向南海内部传播时,由于西脊的部分阻挡作用导致了B型内波的振幅较A型内波而言反而有所减弱。此外,A/B型内波的激发时间分别位于吕宋海峡处的低低潮和接下来的低高潮附近。由于模型期间潮汐日不等现象趋于减弱,每天低高潮的发生时间推迟,这使得B型内波的出现时间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延后约1小时左右。该研究结果表明吕宋海峡处内潮的详细生成过程与激发时间可能是导致其演化的内波具有不同传播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

会议时间:2021年5月12日(周三)下午15:00 
会议地点:标本楼6楼学术报告厅
主 持 人:蔡树群 研究员
附件下载: